学习雷锋精神
传承榜样力量
——哲学系组织发展对象与积极分子前往系图书馆开展志愿服务
转自北大哲学人微信公众号 2024年3月3日
在第六十一个学雷锋纪念日来临之际,哲学系第42期学生党性教育读书班与哲学系第36期党的知识培训班学员举行集体座谈会,并在会后来到北京大学图书馆哲学系分馆开展志愿服务,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本质和时代内涵,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北京大学图书馆哲学系分馆管理员王文利老师出席上述活动。座谈会由领队辅导员刘润东主持。
各位同学开展“行动践行”志愿服务
在座谈会上,刘润东表示:2024年3月5日是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这项群众性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了60余年,创造了新中国乃至人类精神文明史上的奇迹。事实上,“雷锋”二字早已不仅仅是一个名字,更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面精神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一代代中国人共同的心灵读本、全国2亿多志愿者的共同称号。北京大学图书馆哲学系分馆藏书完备、涵盖古今、品质精良、品类丰富。各位发展对象和积极分子要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亲身实践中把握雷锋精神,体悟哲学系的文脉传承和历史厚重感。
同学们浏览阅读哲学系分馆藏书
王文利老师代表北京大学图书馆哲学系分馆欢迎了各位同学的到来,并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分享了对于雷锋精神的理解。她强调:北京大学图书馆哲学系分馆绝大多数珍贵藏书都是哲学系老先生的无偿赠书。行行铅字,载情谊,传文化,续新章——这些藏书不仅是老先生们学术素养和无私奉献精神的物质载体,更是学术先辈对中国哲学的未来殷切期望的深刻体现,是一份对北大学子的沉甸甸的托付,也是一份独属于北大哲学人的思想传承。希望各位同学在渴望知识、渴望智慧的同时,又有拥抱它们的时间和勇气,始终保持对书籍本身的激情与热爱。
王文利老师分享她对雷锋精神的理解
而激励王文利老师持之以恒、孜孜不倦工作的正是这种跨越时空的精神魅力。事实上,哲学系图书馆文献资源类型庞杂、数量庞大,旧书又灰多塞鼻……编书、理书过程艰辛,步骤烦琐,需要集中性地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远非常人可以承受。而为了方便读者第一时间查询借阅,非图书馆学专业出身的王文利老师每天都要花费大量心力、加班加点,克服语言障碍,才能保质保量完成图书加工任务。尽管手掌因为纸张的粗燥艰涩开始皲裂、尽管深陷采编工作似乎错过了很多时事趣味,但王文利老师却坚信自己“通过微不足道的努力传承了哲学系辉煌的历史,与哲学系诸位前辈‘见书如面、见字如面’。”
王文利老师向同学们讲解图书工作
随后,在王文利老师的耐心讲解下,各位同学初步掌握了图书征集、清点、整理及登记造册,采访、分编、验收和加工等工作环节的流程与相关要求,并就上架工作进行了亲自实践。
同学们亲身实践图书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既要学习雷锋的精神,也要学习雷锋的做法,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体现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通过本次活动,哲学系第42期学生党性教育读书班与哲学系第36期党的知识培训班学员认真聆听王文利老师用心用情践行雷锋精神的事迹,深受教育、深受感动。下一步,哲学系党委将进一步组织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各位发展对象、积极分子践行雷锋精神,从雷锋精神中汲取精神力量,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志愿服务同学合影
附——感想:
金文硕:哲学系图书馆不仅有整齐丰富的哲学书籍,也有贺麟、宗白华等前辈、系友所赠的图书珍藏和诸位学长学姐添砖加瓦贡献出的阅读空间,见证了一代又一代北大学人的学习、研究、思考的艰辛历程。系图书馆为同学们开辟出学思践悟的新的空间,成为宿舍外的“第二个家”,离不开王文利老师与在系图服务的志愿者们对图书馆藏购买、整理、上架的精心安排与布置。非常荣幸能够见证、感受系图所传承的前辈们学贯中西的哲学传统与王老师以及各位志愿者对同学们的温馨关怀。
同学们浏览阅读哲学系分馆藏书
陈思琦:今天我参加了哲学系图书馆的志愿服务活动,有幸与王老师展开交流,并结识了许多同样有志于哲学、热心于公益的伙伴。在学雷锋日到来之际,王老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展现了“雷锋精神”的内涵。王老师提到,面对当时“百废待兴”的系图,她也曾打过退堂鼓,但她依然扛起了重任,将系图打造成如今规范完备的体系,这种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和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坚定意志深深打动了我。王老师始终把“我是来服务大家的”挂在嘴边,在她身上,我真切感受到了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我将以王老师为榜样,继续提高自我党性修养,更好地服务人民。
同学们聆听王文利老师的讲解
周鲍琳:在本次活动中,我了解了哲学系图书馆的藏书情况、馆藏分布、书籍的编码和整理流程等非常有用的知识,并亲身体验了书籍的上架工作。在翻阅萧雪师姐赠予系图的毕生藏书时,我感受到师姐在扉页写下恩师寄语的庄重、在字句间留下批注的诚敬,以及将宝贵珍藏留给后辈的那份无私。系图管理员王老师则用她多年的敬业精神和服务精神告诉我们,每个人活着,都需要他人,同时也被他人需要;所谓雷锋精神,就是你我相互扶持着度过艰难的时光,将善意不断延续。
文字:刘润东
图片:乔淏铎
排版:陈茁
责编:汪震
阅读 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