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分享 | 第九届“未名读者之星”获奖感言

读书分享 | 第九届“未名读者之星”获奖感言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北京大学图书馆以“倡导读者爱读书、读好书的校园文化”为宗旨,从2012年开始,每年评选上一年度“未名读者之星”,以鼓励爱阅读的同学们,带动培育积极的校园阅读氛围。在第25个“世界读书日”活动期间,图书馆以“e起阅读,书香战疫”为主题,组织了一系列读者线上参与的阅读活动。

 

为此,我们特别推出读书分享专栏,以期将“读神”们的读书感悟、他们读书思考的浓厚热情、求知治学的严谨态度传递给北大的每一位师生,树立榜样,传播能量。

 

本期,我们邀请到北大中国语言文学系博士研究生,获得2019年度第九届“未名读者之星”称号的李辰同学,分享他的获奖感言与阅读故事。

 

 

疫情期间,遥寄图书馆

 

李辰同学

 
 

今春肆虐全球的新冠大疫,对几乎每一个人的常态化生活方式都造成了猛烈的冲击。以读书人和科研工作者为例,最直接的影响,莫过于各大图书馆的集体封闭(即使当前一些公共图书馆正在逐步恢复“限制性开放”,但依然难以恢复原先的便利度)。

 

掐指一算,上一次进出学校图书馆竟是遥远的三个月前。假如当时的我能预感到接下来将发生的变故,我一定会多借一些自己想看的书以及写论文需要的参考文献带回家。由于这段漫长而难熬的分离期目前还看不到结束的迹象,我对图书馆的深切思念也只能在时间线上继续延长了。

 

平日里,我习惯站/蹲在书架前“东张西望”,不夸张地说,纸质书阅读简直相当于我的半条命。如今,这“半条命”岌岌可危;无可奈何地盯着屏幕上好不容易才“搜刮”来的电子书,坐立不安,双目干涩,颈椎疼痛,才更加真实地体会到何谓“失去了才懂得珍惜”。尽管“孔夫子”、“多抓鱼”们或多或少也能缓解我的分离焦虑,但它们终归无法取代馆藏学术资源极其丰富的学校图书馆——我写作论文所需的大部分材料都有赖于它的“有求必应”。

 

我现在的愿望很朴素,就是云开雾散的那一天早日来临,普天下每一位离不开图书馆的人都能早日找回“泡馆”的节奏,都能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自由获取纸质文本的幸福时光。

 

也谈“劝读”

 

中国古代常有“劝学”一说,不妨借来一用,将各路媒体在“世界读书日”前后的大力呼吁形容为“劝读”。坚持传统阅读方式的读书人,对局面一边倒的阅读危机自然是忧心忡忡,纷纷出来呼吁大家应该多读书、读好书,认定不读书有这样那样的坏处。比起前些年“读书无用论”盛行,现在的风向变化多少能让读书人感到欣慰。

 

只是对于“劝读”这个举止本身,我仍然有不小的疑虑。虽然我自己是热爱阅读的人,但我不太认同那种“非读不可”的论调。经常接触书本的人大概都明白,读书原本不是件轻松的事,很多时候还会让人苦不堪言。既然读书需要吃苦,许多人不愿自讨苦吃,那也是可以理解的。

 

何况一个人感受世界的方式多种多样,不一定非要通过阅读密密麻麻的文字。你热爱阅读没有错,别人不爱阅读爱看娱乐节目爱玩游戏也不见得是什么错,最怕的是预设成见,读书人老嫌别人不读书没文化没品位,不读书的人则嘲笑读书人是书呆子。两类人互相隔阂,看不到自己的坚持和排斥背后究竟有怎样的认知盲区,这就很容易坐实布鲁姆所谓“精神的封闭”。其实以我自己的阅读经验和接触各色人等的经验来看,读不读书,读多少书都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不要让自己越活越狭隘。见过太多学识与人品不成正比的反面教材,也意识到自身性格的完善并不取决于大量阅读,我明白,读书仅仅为人类认识这个世界的丰富性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路径,不必过分拔高它的意义。

 

如今媒体铺天盖地“劝读”,我有些担心这种“劝读”正在演变成一种被商业逻辑所支配的时髦的行为艺术。其实愿意读书的,不用你催促就主动找书看。不愿意读书的,再怎么说教都没用。如果“劝读”宣传真的起效,很可能不是这些不爱读书的人突然醒悟,而是善于贩卖焦虑并以此诱惑消费者往他们特地挖的坑里跳的商业逻辑收到了回报。这样的结果,是真正的读书人愿意看到的吗?

 

我希望包括我自己在内的读书人能心平气和地把读书当作一种获取新知、修养身心的个人生活趣味。如果一定要影响不爱读书的人,应当采取“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那种“我都是为你好”的“劝读”之道是需要警惕的;灌输和说教养育不出发自内心的尊重,相反还容易激化傲慢与偏见。这类教训在中国式的家教中屡见不鲜,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劝读”。其实纯粹的读书人期许的,不就是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书籍、尊重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的良好风气么?若想将期许转化为现实,读书人理应学会尊重不读书人的价值追求;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如何以“人文”的方式引导他们理解尊重知识、尊重真理的重要性,哪怕他们并不打算把求知和求真当作终生目标。

 

谈过去一年印象最深的一本书:

题名:《曾昭抡评传》

著者:戴美政,1948- 

出版者: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10

 馆藏索书号:K826.13/1b

戴美政老师的《曾昭抡评传》(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我之前对曾昭抡先生的了解不多,只知道他是著名的化学家,参加过湘黔滇步行团,在西南联大任教,还组织过几次科学考察。直到我细看了这本评传,才被曾先生的人格魅力深深折服。曾先生出身于湖南湘乡显赫一时的曾国藩家族,受过严格的家塾教育,后来的立身处世也深受家风影响,力行勤俭,注重实干,不务虚名。入学清华时,曾先生身材瘦小、体质虚弱,但他知耻后勇,几年后便成为运动健将,后来更是经常带队外出、徒步考察。当时的中国,交通条件相当落后,率团前往边远地区更是面临意想不到的危险,但曾先生无惧任何困难,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极大地鼓舞了士气,其充沛的体力、坚韧的意志力让同行和学生们都佩服不已。在他组织参与的多次实地科学考察中,还有大量令人肃然起敬的细节。比如他1936年(全面抗战爆发前夕)带学生去日本考察化工企业,只须两三次参观便能将对方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1941年夏天,在创造中国科学家首次带领科考团队穿越大凉山彝族聚居区域的纪录后,他继续徒步赶赴成都参加中国化学会的年会,步入会场时,曾先生仍是一副衣冠不整、遍身泥点的模样,全场为之动容。

 

看得出作者在写作这本评传时下了特别大的工夫,其资料的搜求之详尽,令我非常佩服。通过戴老师系统而细致的论述,我得以较为全面地理解曾昭抡先生的生平事迹。从他的故事里,我能够学到太多有益的东西,而且我特别建议平时容易被“丧”的情绪侵袭的同学多花一点时间看看像曾先生这样的学者是怎么做人、做学问的。

 

 

阅读是一种需要传承的品格。今年获奖的“未名读者之星”对读书都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我们将陆续发布更多的“读者之星”的阅读分享,敬请期待~